……

路易斯·普拉特这位低调的惠普首席执行官,见唐焕对惠普和伊朗这笔买卖所引来的麻烦还挺关切,他也就相当于和盘托出地回答道:“在欧洲那边进行操作的单位,是荷兰的一个公司,只有三名雇员……”

说到这里,路易斯·普拉特便打住了话头,而唐焕也明白了——惠普的应对办法就是利用规则的空子辩解,而背锅者早就预备好了。

老实说,这个手段谈不上如何高明,可由不缺能量和行事老道的惠普来用,那效果自然有其独特的奥妙之处。

首富先生微微颔首,“如果惠普在公关方面有需要帮忙的地方,我很乐意协助周旋。”

“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。”路易斯·普拉特很领情地回应道。

事实上,别看惠普这次卖给了伊朗1亿2000万美元的计算机、打印机等产品,但它现阶段的公司定位,还真不是原本时空数年后大众所熟知的计算机企业,只是在进入1990年代后,通过收购两家微型计算机公司,才开始加重对个人电脑的投入。

这也是为什么十几年来,唐焕和IBM斗得昏天暗地,但和惠普这个近在咫尺的“硅谷见证”,基本相安无事的内因。

几乎从来没有主导过任何一次产业革命的惠普,起家的业务是诸如示波器之类的测量仪器产品,其次的擅长领域就是像核磁共振这样的医疗仪器。

不难想象,惠普之所以将经营的触角,伸入计算机领域,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拿手生意。

20多年前,乔布斯蛊惑当时还是惠普工程师的沃兹,拿着自己研发的苹果机开公司,而老实厚道的沃兹,首先规规矩矩地把原型机给东家观看,而惠普不感兴趣,进而失去了参与轰轰烈烈的个人电脑工业革命的机会,便和这个因素不无关系。

现在,互联网浪潮可谓波浪汹涌,惠普再老成持重,也不能对个人电脑的经营不紧不慢了,由此必然使得惠普和唐焕控制的方圆公司的关系发生变化。

毫不客气地讲,唐焕并不怕惠普,对方虽然规模很大,但就像中国战国时代的楚国一样,在计算机领域大而不强。

不过呢,必需的布局还是要做的——这次表面上来送“温暖”的首富先生,就是想不动声色地下个绊子。

瞅了个机会,唐焕行云流水地转换话题道:“已经拥有40年历史的DEC,如今已经不复昔日风光,为了救急,这几年出售非核心业务的动作令人眼花缭乱,目前差不多到了再卖就不复存在的山穷水尽地步。因此,我打算出手了——惠普有兴趣么?”

“唐可真是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东西。”路易斯·普拉特借着打趣的空隙,琢磨起其中的利害关系来。

DEC的衰落,反映出了计算机行业竞争的残酷。

想当初,DEC是小型机领域的霸主,IBM和惠普的位置都要往后排,甚至惠普还动过通过收购对方、以掌控小型机市场的念头,但DEC当时实在太牛气了,最后只能悻悻地作罢。

DEC的小型机有多受欢迎,从编程语言C和操作系统Unix就是首先在它的PDP小型机上开发出来的,便能看得出来。

但成也萧何、败也萧何——DEC的小型机太成功了,以至于其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肯·奥尔森固执地认为,个人电脑只是一个不值一提的玩具,进而最终被残酷无情的行业竞争淘汰了。

一直以来,唐焕对肯·奥尔森的思维,都难以理解。

如果说,1980年代初,8位的个人电脑,在小型机面前,性能实在不值一提,功能比玩具强不了多少,那16位的个人电脑,便头角峥嵘了;等到1985年左右出现32位的个人电脑,便已经有了威胁DEC小型机的趋势。

DEC在1970年代最成功的机型是16位的PDP-11,不算那些第三方的仿制品,光是DEC就卖出去了大约60万台、要知道,这可是早期的小型机,而不是个人电脑。而贝尔实验室的编程语言C和操作系统Unix,首先在PDP-11实现,本身就说明了以PDP-11为中心的生态链,有多么丰富和完善。

只不过,江山永固的前提是环境一成不变。

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,半导体存储器那种即使到了1970年代下半期,仍然像雅达利公司的家庭电视游戏主机雅达利2600只设计了128字节那样的珍贵程度,到了1980年代初就不复存在了,尤其在一本半导体存储器公司的冲击下,连肯·奥尔森视为玩具的个人电脑,所配备的内存,都迅速达到了64千字节,甚至一路势不可挡地突破了1024千字节,即1 MB。

而个人电脑所使用的各种CPU当中,光是英特尔1978年发布的16位微处理器Intel_8086,就配备了20位地址总线,可以访问1 MB的内存空间;而1982年发布的新一代16位微处理器Intel_80286,地址总线则增加到了24位,可以访问16 MB的内存空间。

DEC的PDP-11再优秀,也架不住个人电脑诸如此类的的“勤能补拙”啊,甚至PDP-11的继任者——32位的小型机VAX,在英特尔于1985年发布的32位微处理器Intel_80386所掀起的32位个人电脑的浪潮下,也受到了明显的冲击。

简而言之,不论IBM的大型机,还是DEC的小型机,都一步步地被个人电脑,以及向上衍生出来的工作站、服务器,逼得江河日下,进而作古。

IBM还好歹参与了一把个人电脑工业革命,做为当事者,明白自己必须改变,可DEC在肯·奥尔森这个顽固不化的创始者的带领下,在小型机的一条道上走到黑,等撞了南墙后,再想转头就来不及了——即使最终推出了64位的RISC微处理器Alpha,也大势已去,于事无补了。

到了1990年代初美国经济运行周期萧条谷底的1992年,DEC全年亏损了28亿美元,DEC董事会再也无法忍受了,三下五除二地哄走了肯·奥尔森这位公司元勋,让罗伯特·帕玛来力挽狂澜。

罗伯特·帕玛的套路也不稀奇,最见效的救命招数就是重组和裁员——于是他大刀一挥,超过60000人失业。